隨著化工園區的快速發展,安全生產事故也時有發生,且有增加的趨勢。最近發生的&rdquo7.28&rdquo南京塑料化工廠爆炸事件,事故場面觸目驚心,這再一次向我們敲響了警鐘:化工園區安全容不得半點疏忽!那么,如何在確保園區快速發展的同時,不斷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推動平安園區&rdquo建設,是永恒的主題,是亟需關注和解決的一個異常重要的現實問題。筆者通過調研,對這一問題作如下探討。
一、化工園區安全生產事故多發的原因
第一,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淡薄。一是部分企業領導人不重視安全,他們認為,自己搞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化工一直都沒有出過安全事故,思想上麻痹大意,麻木不仁,對政府部門的安全檢查和措施,置若罔聞。二是企業安全員素質不高,不重視安全或不懂安全。對領導交辦的安全事項不執行或大折扣執行,工作不負責任,敷衍了事。三是企業操作工安全意識薄弱。由于知識層次的原因,那些文盲或半文盲,對于安全是無知者無畏&rdquo,不遵守操作規程,不按規定投放物料等違章行為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安全設施安裝不到位。一是部分企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把安全拋到了腦后,該投入的安全設施遲遲不到位,設備無保護運行,置國家財產和員工生命于不顧。二是新上項目安全設施未安裝到位即組織生產,等到發生安全事故后才停產加裝安全設施。三是部分企業掛羊頭賣狗肉&rdquo,私自更改產品,不加改進的套用原生產設備,使原有的安全設施不能滿足現有產品的安全生產需求。
第三,企業安全培訓流于形式。部分企業三級教育臺帳資料做得很齊全,但只是一種假象,完全為應付檢查而做,通過對工人詢問就露出了馬腳。組織工人學習也是例行公事,聽的聽,講的講,至于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第四,處罰和責任追究不到位。企業發生安全事故后,由于種種原因,導致事故處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輕描淡寫通報批評一下,處罰不到位,責任追究落實不到位,讓肇事者逍遙法外,起不到警示作用,導致違法違章行為屢禁不止。
第五,非法生產導致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一是企業隨意更改產品,不上報,不審批 ,偷偷摸摸組織生產,讓監管人員防不勝防。二是廠中廠現象還存在一定數量,由于其隱蔽性和復雜性,安全隱患無法根除。
第六,安全監管存在盲點。一是監管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化工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高危行業,需要專業的知識人才,否則無法開展工作,查不出隱患所在,怎能有效監管?二是監管人員工作責任心不強,安全檢查走馬觀花,不細心不踏實,工作漂浮。缺乏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二、做好化工園區安全生產工作的對策措施
如何使園區發展規范有序,更好地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筆者認為需扎實推進以下舉措:
第一,增強企業主觀安全意識。變要我安全為&rdquo我要安全。通過對照各企業提供的安全領導小組文件,對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專(兼)職安全員,逐一考察核查,對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安全管理人員,用約談和行政干預的方式限期改進或更換,用強有力的管理手段,從思想層面上提高企業的安全意識。
第二,督促企業加強安全設施的投入。充分利用《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強制企業加大安全設施投入煤氣報警器。加強自動化加裝改造工作,強勢推進涉及硝化等15種高危工藝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必須全部安裝到位一氧化碳檢測儀,否則一律采取強制停產措施。對涉及蒸餾、精餾裝置,必須加裝泄壓裝置,如爆破片等。
第三,加強員工教育培訓工作。對新進人員,必須經安監部門培訓后,再經企業三級教育&rdquo合格后,方可上崗操作。二是核查企業的三本證&rdquo,即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和安全員必須持證上崗,定期進行復訓。三是三級教育&rdquo落到實處,真正讓每一個員工對其崗位的原料、工藝及事故預防與處置都熟練掌握。
第四,強化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可燃氣體報警器的企業的處罰力度和責任追究。企業讓員工失去生命之痛,政府將對企業主降臨牢獄之災,對企業主忽視安全生產的行為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按照四不放過&rdquo原則處理事故,實行入園企業告知制度、發生事故單位回訪制度、主要領導談話制度、掛牌督辦制度等。
第五,加強安全監管力度、提高監管人員素質。推行專家檢查制度、季度化檢查和日常巡查,重點企業重點檢查便攜式氣體檢測儀、高危企業加大檢查力度和頻次。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rdquo、全方位、全覆蓋、全過程&rdquo地安全監管措施。同時多渠道加強對監管人員的培訓和學習,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素質,創建高素質、高層次的富含專業知識的安監隊伍。以上是本網關于“淺析化工企業生產事故多發的原因與對策”的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