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經濟的發展,帶動了服務行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汽車維修行業發展比較迅速,目前,各大、中、小型汽修廠遍布城鄉各個地區。由于汽車修理作業環境艱苦,人員流動性大,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差,存在職業危害因素比較多等特點。因此,職業危害防治不容忽視。
該行業涉及的職業危害主要包括電焊、噴漆等,其中電焊作業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電焊煙塵、金屬錳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氟化物、臭氧、紫外輻射等,可導致從業人員發生電焊工塵肺、錳中毒、以及中毒性呼吸系統疾病、電光性眼炎等多種職業病;噴漆作業的職業危害因素主要有苯及其化合物、酯類化合物等有機溶劑,其中苯是國際公認的致癌物質,可引起白血病;另外還存在噪聲、粉塵、汽油以及各類清洗劑等多種職業危害因素,這些危害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從業人員的身體健康。
因此,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以及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的規定和要求,加強汽車維修有毒有害作業崗位職業健康管理,強化職業危害防治主體意識, 履行法定責任和義務,包括:
1、建立職業健康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的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2、加強有毒有害作業崗位職業危害防護設施的配置和使用,配備通風除塵等職業危害防護設施;
3、為從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并督促、教育、指導從業人員按照使用規則正確佩戴;
4、落實作業場所職業危害因素定期檢測、評價制度;
5、建立從業人員職業健康監護制度,做好從業人員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職業健康檔案;
6、履行危害告知義務,包括合同告知、作業場所公告和公告欄告知、培訓告知、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告知等;
7、依法參加工傷社會保險;
8、履行對未成年工、婦女等特殊從業人員的特殊保護義務等。
